1 ) 每个行动都是一个project
记得某人说过,老美的片子总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片子也不例外。
以120人对抗1万人之众,这显然是个预算很低、风险很大的项目。和所有的项目管理一样,低预算高风险却要得到高回报,需要的是精英的头脑,和心存信仰的团队合作精神。有经验未必是好事,菜鸟未必办不成事。菜鸟有激情,容易被洗脑,习惯互相依赖,互相合作,这是这120人的心理优势。作为统帅,要有洗别人脑的本事,要有让大家团队合作,让大家充分发挥潜能的能力。危险的是,这个统帅居然也是个菜鸟。虽然旁边有个老将监督和指点,但我们还是忍不住为这群人捏一把汗。这个case不简单,这个project不好做。
当最后胜利的那一刻,我发现,把打仗的技巧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平常需要不断地练习,积累知识和技巧,到关键时刻,一定要做好计划,然后坚持按计划实施,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以收获最多的回报。
2 ) 美国团体版战狼
冲着弗兰科去看的,刚开始还以为是美国版团体战狼,前半部分剧情还算紧凑,但高潮部分最关键的营救部分显得太急促,让人觉得不够过瘾。前中期铺垫了那么久,暴露了日本有多么残忍,烧杀抢掠,后面几个火箭炮就解决,我们要的大场面也没有看到,7000万资金可能花在上海了😂。不过可以看出导演希望把人性刻画的更加深入些,但关于日本军人的描写看来和国内某些抗日神剧差不多。影片中玛格丽特的塑造还不够深入,她完好无损从日军出来了,感觉有些牵强,可以更加展示一下小日本的凶残,人你抓都抓了,吊了一会儿又给放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3 ) 幕后花絮<摘自百科和电影网>我就说这部电影怎么感觉形神兼备,很用心的一部作品!
·约瑟夫·费因斯为出演该片减掉了20磅体重。
·影片筹拍时,片中普林斯上尉的角色原型仍旧健在,为此,詹姆斯·弗兰科与住在西雅图的普林斯老人会面,并一起观看了4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和访谈录像。
·影片的拍摄工作总共耗时四个月,其中营救的战斗场景就拍摄了一个半月之久,为了达到二战军官的形神兼备,剧组为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克请了一名越战老兵负责专门调教,学习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发号施令。
·詹姆斯·弗兰克在拍摄前夕特意观摩了导演为普林斯上尉拍摄的6小时真人访谈录像,用以揣摩角色原型的言语、神态以及执行营救使命时的心态,以便如实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
创作背景
该片剧本改编自以下两部历史小说:军事历史学家威廉·布鲁厄所著的《卡巴图安大营救》和汉普顿·塞兹所著的《影子士兵》。选择拍摄《大偷袭》也就意味着约翰·达尔必须抛弃他所惯用的一波三折的情节、粗犷的西部背景、蛇蝎美人角色等等元素,而且7000万美元的投入成为了达尔从影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预算,达尔选择二战题材有着家族的私人原因,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太平洋战场的二战老兵,父亲的一位战友就曾经历过巴丹死亡行军,因此该片的拍摄也被达尔视作一次了解父亲及其苦难经历的学习过程。
以下电影网
影片幕后
【卡巴图安回眸】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不久前,美军设在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也遭日军袭击,作为美国殖民地,菲律宾是日本控制太平洋西南部的战略重地。
1941年12月10日:日军全线入侵菲律宾,美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奋勇还击。
1941年12月27日:麦克阿瑟从马尼拉后撤至巴丹。
1942年1月2日:在猛烈的空袭攻势下,日军占领马尼拉。
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转道澳大利亚。
1942年4月9日:美军驻吕宋岛总司令爱德华·金率7万美军及民众向日军投降。
1942年4月10日:日军强令战俘开始巴丹死亡行军,行军队列长达65英里,一周后,数百名美军和数千名菲律宾人丧生。
1942年4月:战俘到达Camp O'Donnell集中营,1500名美军和15000名菲律宾人在最初的两个月中死去。
1942年6月:美军战俘被迁至卡巴图安。
1944年8月:日军开始大批处决战俘。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返回菲律宾。
1944年12月14日:巴拉望战俘营处决了150名美军战俘,一时间留言四起,据说卡巴图安将是下一个。
1945年1月27日:亨利·穆西上校奉命执行营救行动。
1945年1月27日:侦察兵开始在敌后展开侦察。
1945年1月30日:突袭行动开始。
1945年1月31日:全部战俘终于重见天日。
【重现历史】
在《大偷袭》中,导演约翰·达尔和制片人马蒂·卡兹希望重现出铭刻在美国历史中的一段英勇无私的伟大故事,除了充满凶险的战场经历,美军在卡巴图安的营救行动还成为展现人类如何面对极端的危险、压力和恐惧的不朽写照。
在准备创作之前,主创人员都拜读了威廉 B·布鲁尔所著的《卡巴图安大营救》,该书详细讲述了当年美军赴菲律宾日军战俘营解救511名战友的经过。导演约翰·达尔的影片以黑色风格和心理惊悚见长,《再杀我一次》、《西部红石镇》、《最后的诱惑》等作品无不渗透着一种陌生难解的孤寂游离感。选择拍摄《大偷袭》也就意味着约翰·达尔必须一改他所惯用的一波三折的情节、粗犷的西部背景、蛇蝎美人角色等等元素,而且7000万美元的投入成为了达尔从影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预算。达尔选择二战题材同自己的家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父亲曾是解放菲律宾的老兵,母亲的表兄就死在菲律宾战场,达尔一直希望了解父亲的战争经历,因此拍摄本片也被达尔视作一次对父辈苦难经历的追溯过程。
剧本的初稿出于戏剧性的需要有所篡改,于是达尔和卡兹着手进行修改,以让故事更忠于史实。随着对布鲁尔的《卡巴图安大营救》和汉普顿·塞兹的《幽灵士兵》的深入研究,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卡巴图安发生的一切要比想象的恐怖得多。为了挖掘出更多的内幕真相,达尔和卡兹与当年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会面,其中包括真正的罗伯特·普林斯上尉,以及一些当年协助美军行动的菲律宾游击队成员。最终完成的剧本赢得了威廉 B·布鲁尔的肯定:“他们以极精确的手法来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影片花絮
在影片拍摄前,120名演员被送往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接受为期10天的严格军训,而指导军训的是被卡兹誉为“世界上最棒的军事顾问”的戴尔上尉,扮演突击队员、侦察兵、游击队员、美军战俘和日军士兵的演员都要在一起摸爬滚打。其中扮演突击队员和侦察兵的演员不但被配发二战时的军装、帐篷及口粮,还要执行夜间“任务”。即使扮演不必参战的被俘士兵的演员也要赤脚行进3英里,以体验巴丹死亡行军,在条件恶劣的热带地区,他们还要一边忍饥挨饿一边挖设壕沟。后来本杰明·布拉特回忆道:“那是段特别的经历,你可以想象一下,120名演员在丛林中驻扎,不能淋浴,不能睡觉,经受着艰苦的体能训练,而吃的都是罐头,那不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在影片小范围试映时,一位幸存的二战战俘对达尔如实刻画出日军的残暴表示了深深谢意。达尔甚至认为像《桂河大桥》这样的经典战俘影片将日军刻画得过于仁慈,因为片中亚力克·吉尼斯能站着24小时以示抗议是决不可能的,达尔认为只需5分钟,日军管教就会不耐烦的用机枪开火,“凡逃跑一人,就会处决十人”是日军管教奉行的管理准则,达尔觉得无论如何妖魔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形象都是不过分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约翰·达尔与米拉麦克斯制片方之间还发生了争执,后者坚持加大约瑟夫·费因斯与康妮·尼尔森之间的浪漫戏份,但达尔却认为二战题材重在史实细节的准确与严肃,两小时的有限时间内无需再增加过多的儿女情长来吸引眼球。面对着达尔的建议,制片方倒是深刻领悟,于是便教条的将每一场景出现的突击队员都精确到了史实化的100名,弄得达尔为此哭笑不得。
·影片筹拍时,片中普林斯上尉的角色原型仍旧健在,为此,好莱坞新秀詹姆斯·弗兰科与住在西雅图的普林斯老人会面,并一起观看了4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和访谈录像。
·影片的拍摄工作总共耗时四个月,其中营救的战斗场景就拍摄了一个半月之久,为了达到二战军官的形神兼备,剧组为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克请了一名越战老兵负责专门调教,学习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发号施令。
·影片选择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和中国上海作为外景地来来替代二战中菲律宾的马尼拉。其中的战俘营用了4个月才建成,原料都是从菲律宾进口,甚至当年幸存的二战老兵都曾“故地重游”。
·片中的一些临时演员是在黄金海岸的街头招募的。
·影片的上映日期从2003年被推迟到2004年,后来又被米拉麦克斯无限期后延,因为当时迪斯尼和米拉麦克斯正在史无前例的动荡之中。
·约瑟夫·费因斯为出演本片减掉了20磅体重。
·据当年的突击队员称,战俘营内没有任何照明,当年突袭开始时,恰好云层遮蔽了月光,同日军开火之后,月光才冲破云层。
4 ) 简约克制的爱情
《大偷袭》确实是值得大家夸赞的好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只比《桂河大桥》瓤一点点。
与《桂河大桥》饱满的阳刚气息不同,《大偷袭》里着墨不多的爱情,使其风格柔软,也使它在军事题材电影里,更多的获得了女性观众的青睐。
爱情在电影里似乎只是一根若有若无的线索,和电影的主题相比,简洁到像是点缀。
影片结尾,男主人公辞世,他隐忍克制的爱情终于借助短信表达出来,让人潸然落泪。
如果短信出自编剧之手,他可以称得上是位了不起的诗人。
5 ) 美国版的"红岩"
整个片子拍的扎实而又稳重
情节缓缓的推进,一点点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战斗场面剪辑的漂亮,就是黑夜有点看不大真楚
更重要的是,营救战俘这一行为的意义
6 ) 大偷袭
电影故事很好,小说改编本身就有很好的基础在。
情节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即使爱情的片段也是刚刚好的那种,少一点不够多一点过火,玛格丽特的形象很坚毅,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出场,是在战争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人。
没有过多的英雄主义的歌颂。对于人物的照顾适可而止。在流畅性上表现的是作为一个记录者的叙述。
其中穿插纪录片,有真实性,也算是对观众的一种交代。
战斗场面很精彩,法因斯的角色挺失败
美国人的主旋律影片。以上。
不错的 很真实
这不是战争,是屠杀。
忠于事实,不功不过,解救难度不大,人物形象还不错,开头和结尾的黑白历史影像,才是弥足珍贵。
衣服不太好看....但眼镜娘还是很美的 电影不知道说了啥 【是要有多没文化
····
哥的泪点之一就是以一敌百以少胜多…但最大的泪崩点还是结尾处的黑白纪录片。为了后半段的营救任务铺垫,前半段叙事节奏比较慢,但完全不会闷啊,哥看的时候一直夹紧双腿很紧张……= =
为了这个题材,多给1个星
很舒服
集中矛盾,很好
经典战役,逻辑清晰。不过看了就忘,两年内我看了三次,才发现我看过了滴。
马马虎虎
就像是个触发剧情的游戏 一切看上去都设定好了……
史上最成功的救援
多出来的一星是给那些在战俘营苦撑了3年的人们。
6.5分。怎么说这片子呢?有些主旋律过头的感觉。整个故事拍得波澜不惊,过于中规中矩了。我看到最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硬要加爱情进去,本来女猪的伟大贡献一下子变成为了爱情的无脑牺牲了。而其他人物也基本都脸谱化严重,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新世纪的电影。还好最后的偷袭作战拉回来点分数。
2009.7.15.20:57...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营救.弄死小日本儿.
成功救援战例,还不错,火箭筒很酷,美军确实装备厉害!那时詹姆斯.弗兰科还是蛮青涩的,主要记住了他!
2005年的片子了,记得那时候二战片还比较热,可能是二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关系吧,一个真实的战斗,美军历史上很成功的一次解救战俘行动(因为死亡数少么),一开始以为JF会吸引我,结果还是被绅士般的感情隐忍所打动了